中虹安全生产月丨以案为鉴,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
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
继日前为大家解锁有关吊装作业安全“通关秘籍”后,今天,我们再次行动,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我们将以典型案例为“教材”,以剖析为“利刃”,深刻洞察事故背后的原因与教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让安全理念如汹涌的浪潮,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集团的稳定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5·25”塔吊倒塌事故//
事故概况
2025年5月25日下午,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一在建高层发生塔吊倒塌事故,部分构件坠落,导致现场3人死亡。

案例分析
目前,该起事故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需要等待官方公布最终结果。根据类似案例可进行如下分析:
一、直接原因方面
(一)设备突发故障或结构失效
塔吊起重臂断裂、关键连接件(如螺栓、销轴)断裂或脱落,或金属结构疲劳损伤导致整体失稳。
塔吊在超载状态下运行,或因操作不当导致负载失衡,引发设备倾覆。
(二)外力作用或环境突变
突发强风(如阵风超过塔吊设计抗风等级)导致塔身剧烈晃动,最终倒塌。
施工场地地面沉降或基础不均匀受力,导致塔吊倾斜。
二、间接原因方面
(一)设备维护与管理缺失
塔吊未按规范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关键部件老化或损坏未及时更换。
安装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如基础浇筑不达标、螺栓预紧力不足,或安装后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
(二)人为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或违规超载起吊、违规变幅、未遵守“十不吊”原则(如重物带棱角未衬垫、指挥信号不明时作业)。
现场管理人员对操作行为监管不力,未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三)安全监管不到位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彻底。
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频次不足,或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测报告审核不严。
(四)环境与场地因素
施工场地空间狭小,塔吊作业半径内存在障碍物(如建筑物、临时设施),导致碰撞风险增加。
恶劣天气预警机制缺失,未在强风、暴雨等条件下及时停工。
梳理近年来塔吊事故暴露的问题
一、设备维护与检测不到位
塔吊作为特种设备,需定期进行专业检测和维护。事故中,设备可能未按要求进行维护,关键部件(如钢丝绳、螺栓)老化或损坏未及时更换,导致机械结构失效。例如,金属疲劳、连接件松动等问题长期积累,最终引发倒塌。
二、安装与基础问题
塔吊安装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若基础承载力不足、螺栓预紧力不达标或安装角度偏差,可能导致设备失稳。此外,若塔吊与建筑物连接件松动,或基础存在隐蔽缺陷(如孔洞、沉降),也可能成为事故诱因。
三、操作违规与安全意识薄弱
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违规超载起吊、违规变幅或未进行安全检查,可能直接导致设备过载或结构失衡。例如,在风力较大时强行作业,或未遵守“十不吊”原则(如指挥信号不明时作业),均可能引发事故。
四、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施工单位若未落实安全培训、交底制度,或对操作人员资质审核不严,可能埋下事故隐患。此外,现场安全监管缺失(如未设置专人监护、未严格执行安全检查流程),可能导致违规行为未被及时制止。
五、监管部门履职不足
属地监管部门若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频次不足,或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检测报告审核不严,可能使违规行为长期存在。例如,未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或未对违规操作进行处罚,可能纵容事故风险。
六、环境与场地管理混乱
施工场地空间狭小、物料堆放杂乱,可能导致塔吊作业时与其他物体(如建筑物、临时设施)发生碰撞。此外,恶劣天气预警机制缺失,未在强风、暴雨等条件下及时停工,也可能增加事故风险。
七、分包管理与责任落实不到位
准入审核失效: 未严审分包单位吊装资质、设备检验及人员持证,致无证上岗、设备带病运行。
责任界定不清: 合同未明析安全职责或“以包代管”,导致责任推诿、管理真空,安全措施流于形式。
交底培训虚设: 方案交底不实、培训走过场,作业人员不明风险,违规操作(超载、斜拉)频发。
现场监督缺失: 无全程旁站监督,对隐患(吊具磨损、信号混乱)失察,未能及时纠偏。
应急体系脱节: 无专项预案或与总包脱节,事故响应迟缓,损失扩大。
警示教育
一、强化安全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合规、操作规范。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施工单位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确保塔吊等设备安全运行。
三、提升应急能力
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应急演练,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减少人员伤亡。
四、加强公众监督
鼓励社会公众对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
相关事故案例警示
01
2023年9月13日,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金简仁快速路项目工程塔吊在安装作业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据事故调查报告,该起事故是一起因塔吊安装人员违规作业、施工现场管理不力、日常管理不到位、有关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职责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02
2020年7月4日,位于湖北荆门钟祥市郢中街办显王路承天壹号院B区项目建设工地12#楼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据事故调查报告,该起事故是一起违规进行高空塔机拆除作业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03
2024年5月6日,在上海市杨树浦路一项目工地内,山东中诚机械租赁有限公司进行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过程中,3名作业人员坠落死亡。经调查认定,上海杨浦滨江N1-01地块项目“5·6”较大起重伤害事故是一起因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未有效落实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安全提示//
塔吊作业人员须严格按章操作
牢记起重作业“十不吊”↓↓↓

1超负荷/歪拉斜挂的情况不吊

2在工作现场超过6级风或雨雪雷电天气时不吊

3在高压电线下,氧气瓶等爆炸性物品周围不吊

4重物带棱角没有衬垫绑扎好时不吊

5捆绑不牢或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的不吊

6当起重物上有浮物或有人时不吊

7司机在酒后或精神不佳的时候不吊

8作业现场视线不明,指挥信号不明时不吊

9起重臂下或重物下有人时不吊

10对埋在土里或冻粘在地面上的物体重量不明,
以及交错挤压在一起的物体不吊
常见的塔吊事故有哪些?
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常见的塔吊事故有哪些?
塔吊常见的事故包括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起重机倾翻和碰撞致伤等类型。
塔吊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塔吊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人为因素:管理者或操作者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按照规程操作及误操作。
设备因素:设备未按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造成设备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失效,埋下安全隐患。
环境因素:因雷电、 阵风、龙卷风、台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出轨、倒塌、倾翻等设备事故;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因亮度不够和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塔机顶升作业安全管控如何做?
一起来学习↓↓↓
作业前准备

1.关注天气情况,预防恶劣天气影响;
2.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会,确认操作证件有效、人员健康状态、工器具配备完好;
3.拉设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作业前检查

1.检查标准节有无变形、开焊,并清理污垢;
2.检查套架与回转下支座连接是否牢固;
3.检查液压站油量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4.检查电缆线长度是否满足高度需求。
顶升作业过程

1.吊重物回转至顶升方向配平,闭合回转制动器;
2.推动防脱销,使顶升横梁锁在标准节踏步上;
3.操作液压站进行“试缸”,油泵压力值应保持稳定;

4.顶升过程中严禁进行回转、起升、变幅等动作;
5.做好风速监控,实时关注天气预警;
6.顶升作业结束,连接回转下支座与标准节连接销轴或者螺栓。
顶升验收

1.测量塔机垂直度,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2.复核群塔安全距离,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